拈 怎么读
宝宝取名 | 2025-05-21 11:31:28
在我国丰富的汉字文化中,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今天,我们要来探讨一个看似简单,实则充满趣味性的汉字——“拈”。
“拈”字,从字形上看,由“扌”(手)和“佥”(佥)两部分组成。其中,“扌”为手部偏旁,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;“佥”则由“人”和“欠”组成,意为多人聚集,有共同之意。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,我们可以初步推断,“拈”字可能与用手拿起、挑选有关。
那么,“拈”字究竟怎么读呢?其实,这个字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“niān”和“niǎn”。
首先,我们来看“niān”这个读音。它是一个多音字,常见于以下词语:
1. 拈花惹草:比喻故意挑逗,引起是非。
2. 拈轻怕重:比喻做事怕挑重担,只愿意做轻松的事情。
3. 拈须:用手捋胡须,表示思考或犹豫。
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“niǎn”这个读音。它也是一个多音字,常见于以下词语:
1. 拈阄:古代用竹签抽签决定,现在多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某事。
2. 拈针:比喻做事细心,一丝不苟。
了解了“拈”字的读音和用法,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个字的文化内涵。在我国古代,拈字常常与文人墨客的雅趣有关。比如,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写道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”诗中的“离离原上草”一句,就运用了拈字,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景象。
此外,拈字还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在佛教中,拈花一笑成为了一种象征,代表着禅宗的顿悟。相传,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起一朵莲花,对弟子们微笑,此时,只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,微笑回应。这一幕成为了禅宗公案,流传至今。
总之,“拈”字虽然看似简单,但其读音、用法和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。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们要善于发现汉字的魅力,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底蕴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